中國傳統家具的雛形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經過兩千多年歷史文化的沉淀、積聚了無數中華民族的智慧,中國傳統家具終于在明清時期達到了頂峰,其著作就是誕生于明朝中期煙雨江南的明式家具。質樸簡練、古雅精麗,明式家具的六大講究和二十四美為中國家具史書寫下了傳統家具的高峰。
明式家具的六大講究
1、變化中求統一
統一與變化是構成形式美的重要法則。明代的匠師在明式家具的長期生產實踐中,懂得了這一美學法則的重要性,并且運用得比較自如,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名作。
2、曲線富于彈性
明式家具的造型中運用曲線比例較多,它吸收了中國繪畫用線的優良傳統,深得其流暢舒展,剛柔相濟的精髓。不論是大曲率的受力構件,還是小曲率的裝飾線腳,花飾、牙板,大多簡潔挺勁,圓潤流暢,絕無矯揉造作,妄生圭角,呆滯死澀的弊端。
3、雕飾繁簡相宜
雕飾在明式家具中使用得比較廣,或簡或繁,都有很高的水平。明式家具注重雕飾與結構的一致性,不搞虛假的雕飾,更不以雕飾損害或削弱構件的強度。技法有淺刻、平地浮雕、深雕、透雕、立雕等。構圖多采用對稱方式,或在對稱構圖中出現勻衡的圖案。
4、結構科學,構造合理
中國工匠對木材材性的了解及其利用早已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無釘榫卯構造技術的成就在作為細木工的家具工藝上體現得更為充分,對于世界木工工藝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明式家具則表示著中國細木工藝發展的高峰。
5、講究材質選擇
明式家具使用得木材、紋理優美、色澤光潤、質地純凈、手感細膩、堅固致密。此種木材,大多屬硬木,又稱細木。家具在明代的加速發展,首先與社會需求有關。隆萬已降至盛清,硬木家具盛行不衰,大量的傳世家具就是證明。
6、講究文化品位
明式家具深深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其造型和裝飾,并不只注目于美觀,更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及一整套中國傳統倫理觀、道德觀、自然觀和審美觀的體現。這些觀念,影響著家具的方方面面。
明式家具特別注重發掘木材本身的紋理美、色澤美、反映出中國人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圈椅上圓下方,體現著古人天圓地方的觀念。坐椅的座屜全是方形或矩形,折射出古人對品德和行為方正的追求。這等錚錚風骨,融入木器之中,也是一種范兒。